現(xiàn)如今,在書店里或市面上,大部分書籍都是精裝本或大部頭。六七十年代的“小人書”,幾乎蹤跡全無。
瑞金北路上,80后小伙吳軍攤位上擺放的兩三百本“小人書”,常常引人駐足觀賞、購買,尤其是一些六七十年代的人最為擁躉,畢竟勾起了他們對(duì)童年的美好回憶。
小小書攤 引人圍觀
烏云低沉,瑞金北路工行旁。坐在臺(tái)階上,吳軍埋頭看著“小人書”《三國演義》。興奮之時(shí),右手拍打著書頁,仰頭哈哈大笑。吳軍的腳旁,兩、三百本 “小人書”,如磁鐵般吸引住過往行人。
“喲,現(xiàn)在還有這些小畫書啊。《三毛流浪記》,我小時(shí)候最喜歡看的。”“院子里,那些小伙伴的外號(hào),好多都是從‘小人書’上來命名的,像東郭先生、小石柱、猛張飛”。六七位中年人駐足而立,七嘴八舌打開了話匣子。五十多歲的徐斌感慨道,“小時(shí)候,家家?guī)缀鯖]有電視機(jī),同學(xué)之間互相交換小人書看,成了我們這代人童年中,的樂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