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jié) 無損檢測
第七十八條
無損檢測人員應當按照相關技術規(guī)范進行考核,取得資格證書,方能承擔與資格證書的種類和技術等級相對應的無損檢測工作。
第七十九條
壓力容器的無損檢測方法包括射線、超聲、磁粉、滲透和渦流檢測等。壓力容器制造單位應當根據(jù) JB/T4730—2005《承壓設備無損檢測》標準和設計圖樣的規(guī)定制定無損檢測工藝。
第八十條
壓力容器的焊接接頭,應當先進行形狀尺寸和外觀質(zhì)量的檢查,合格后,才能進行無損檢測。有延遲裂紋傾向的材料應當至少在焊接完成 24 小時后進行無損檢測;有再熱裂紋傾向的材料應當在熱處理后增加一次無損檢測。
第八十一條
壓力容器對接焊接接頭的無損檢測比例,一般分為全部(100%)和局部(大于等于 20%)兩種。對碳鋼和低合金鋼制低溫容器,局部無損檢測的比例應當大于等于 50%。
第八十二條
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壓力容器的對接接頭,應當進行全部射線或超聲檢測:
(一)圖樣和相關標準規(guī)定應當進行全部射線或超聲檢測的壓力容器。
(二)第Ⅲ類壓力容器。
(三)按分析設計標準制造的壓力容器。
(四)采用氣壓試驗的壓力容器。
第八十三條
壓力容器焊接接頭檢測方法的選擇要求如下:
(一)壓力容器壁厚小于等于38mm時,其對接接頭應當采用射線檢測或可記錄的超聲檢測。
(二)壓力容器壁厚大于 38mm(或小于等于 38mm,但大于20mm并且使用材料抗拉強度規(guī)定值下限大于等于 540MPa)時,其對接接頭如采用射線檢測,則每條焊縫還應當附加局部超聲檢測;如采用超聲檢測,每條焊縫還應當附加局部射線檢測。附加局部檢測應當包括所有的丁字口焊縫,附加局部檢測的比例為本規(guī)程第八十一條規(guī)定的原無損檢測比例的 20%。
(三)可以采用衍射時差法超聲檢測(TOFD)代替射線檢測。
(四)對有無損檢測要求的角接接頭、T形接頭,確實不能進行射線或超聲檢測時,應當做 100%表面檢測。
(五)有色金屬制壓力容器對接接頭應當盡量采用 X射線檢測。
第八十四條
不進行全部無損檢測的壓力容器,其對接接頭應當做局部無損檢測,并且應當滿足第八十一、八十三條的規(guī)定。局部無損檢測的部位由制造單位檢驗部門根據(jù)實際情況指定。但對所有的丁字口焊接接頭以及將要被其他元件所覆蓋的焊接接頭應當進行射線檢測。 經(jīng)過局部射線檢測或超聲檢測的焊接接頭,若在檢測部位發(fā)現(xiàn)超標缺陷時,則應當進不少于該條焊接接頭長度 10%的補充局部檢測;如仍不合格,則應當對該條焊接接頭全部進行檢測。
第八十五條
壓力容器的無損檢測應當按 JB/T4730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當采用未列入標準規(guī)定的無損檢測方法時,應當按本規(guī)程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壓力容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無損檢測方法、檢測比例和合格級別應當按相關產(chǎn)品標準或設計圖樣的要求確定。對鋼制壓力容器對接接頭進行局部(20%)無損檢測。當采用射線檢測時,其透照質(zhì)量不應低于 AB級,其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Ⅲ級,且不允許有未焊透;當采用超聲檢測時,其超聲檢測技術等級不應低于 B級,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Ⅱ級。對 GB150—1998《鋼制壓力容器》、GB151—1999《管殼式換熱器》等標準中規(guī)定進行全部(100%)無損檢測的鋼制壓力容器、第Ⅲ類壓力容器、焊縫系數(shù)取 1.0 的壓力容器以及無法進行內(nèi)外部 驗或耐壓試驗的鋼制壓力容器,其對接焊接接頭應進行全部(100%)無損檢測。當采用射線檢測時,其透照質(zhì)量不應低于 AB級,其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Ⅱ級;當采用超聲檢測時,其超聲檢測技術等級不應低于 B級,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Ⅰ級。
公稱直徑大于等于 250mm(或公稱直徑小于 250mm。其壁厚大于 28mm)的鋼制壓力容器接管對接接頭的無損檢測比例及合格級別應與壓力容器殼體主體焊縫要求相同;公稱直徑小于 250mm,其壁厚小于或等于 28mm時,其無損檢測方法、檢測比例和合格級別應當按相關產(chǎn)品標準或設計圖樣的要求確定。
有無損檢測要求的鋼制角接接頭、T形接頭,當采用射線檢測時,其透照質(zhì)量不應低于 AB級,其合格級別為Ⅲ級;當采用超聲檢測時,其超聲檢測技術等級不應低于 B級,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Ⅱ級。
對鋁 、鈦、銅、鎳及鎳合金等有色金屬制壓力容器焊接接頭進行局部(20%)無損檢測,當采用射線檢測時,其透照質(zhì)量不應低于 AB級,其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Ⅲ級;對鋁和鈦制焊接接頭采用超聲檢測時,其超聲檢測技術等級不應低于 B級,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Ⅱ級。 對鋁、鈦、銅、鎳及鎳合金等有色金屬制壓力容器焊接接頭進行全部(100%)無損檢測,當采用射線檢測時,其透照質(zhì)量不應低于 AB級,其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Ⅱ級;對鋁和鈦制焊接接頭采用超聲檢測時,超 聲 檢測技術等級不應低于 B級,合格級別為Ⅰ級。采用衍射時差法超聲檢測(TOFD)的焊接接頭,其合格級別不應低于Ⅱ級。
第八十六條
壓力容器的對接焊接接頭進行全部或局部無損檢測,當采用射線或超聲檢測兩種方法進行時,均應當合格。
第八十七條
進行局部無損檢測的壓力容器,制造單位也應當對 檢測部分的質(zhì)量負責。
第八十八條
壓力容器的表面無損檢測應當按 JB/T4730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當采用未列入標準規(guī)定的無損檢測方法時,應當按本規(guī)程第十一條的規(guī)定執(zhí)行。
(一)鋼制壓力容器的對接、角接和 T形接頭,符合本規(guī)程第六十九條第 2 款條件并且使用材料抗拉強度規(guī)定值下限大于等于 540MPa時,應當按相關產(chǎn)品標準或設計圖樣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磁粉或滲透檢測。檢查結果應符合 JB/T4730標準中磁粉或滲透檢測的Ⅰ級要求。
(二)對鋁、鈦、銅、鎳及鎳合金等有色金屬制壓力容器,應當按相關標準或設計圖樣規(guī)定進行滲透檢測。檢查結果應符合 JB/T4730標準中滲透檢測的Ⅰ級要求。
第八十九條
現(xiàn)場組裝焊接的壓力容器,在耐壓試驗前,應當對現(xiàn)場焊接的焊接接頭進行表面無損檢測;在耐壓試驗后,應當進行 20%表面無損檢測。若發(fā)現(xiàn)裂紋等超標缺陷,則應當 進行補充檢測,若仍不合格,則應當對該焊接接頭做全部表面無損檢測。
第九十條 制造單位應當認真做好無損檢測的原始記錄,檢測部位圖應當清晰、準確地反映實際檢測的位置、編號和方向等,正確填發(fā)報告,妥善保管好無損檢測檔案和底片(包括原缺陷的底片)或超聲檢測資料,保存期限不應當少于 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