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針是接閃器中的一種,一般用于煙囪頂部、水塔頂部、高出屋面的金屬構件頂部、架空線鐵塔或桿的頂部。避雷針經(jīng)與引下線相連通至接地裝置,形成整體連通用于避雷。
引下線是利用結構柱內(nèi)鋼筋或利用鍍鋅扁鋼,將接閃器(避雷帶或線、避雷網(wǎng)、避雷針以及金屬構架等),和接地裝置連接形成整體接地通路。
接地裝置由接地體和接地千線組成,接地體又分為自然接地體和人工接地體。自然接地體一般利用建筑物的基礎鋼筋、樁基鋼筋、條形基礎鋼筋等做接地體。人工接地體是依據(jù)需要利用金屬材料如銅棒或銅板(帶)、鍍鋅圓鋼、鍍鋅鋼管、鍍鋅扁鋼等,制作人工接地體,作為雷電流由接閃器、引下線入地的通路。
常規(guī)防雷電可分為防直擊雷電、防感應雷電和綜合性防雷電。防直擊雷電的避雷裝置一般由三部分組成,即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體;接閃器又分為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避雷網(wǎng)。以避雷針作為接閃器的防雷電原理是:避雷針通過導線接入地下,與地面形成等電位差,利用自身的高度,使電場強度增加到極限值的雷電云電場發(fā)生畸變,開始電離并下行先導放電;避雷針在強電場作用下產(chǎn)生放電,形成向上先導放電;兩者會合形成雷電通路,隨之瀉入大地,達到避雷效果。實際上,避雷針是引雷針,可將周圍的雷電引來并提前放電,將雷電電流通過自身的接地導體傳向地面,避免保護對象直接遭雷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