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威脅是當今全球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面臨的一種新型威脅。生物武器與核武器、化學武器都是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生物武器一旦失控會導致蔓延全球的流行病。
那么,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指對病原微生物、基因修飾生物、外來有害生物等生物體通過直接感染或間接破壞環(huán)境而導致對人類、動物或者植物的潛在風險或現實危害的防范和控制。其目的是防止實驗室相關工作人員與病原微生物接觸感染或意外泄漏導致疫病傳播和環(huán)境污染。
實驗室生物安全(LaboratoryBio-safety,LBS):指在從事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的實驗室中用以防止發(fā)生病原體或毒素無意中暴露及意外釋放,避免對工作人員和相關人員的危害的防護原則、技術以及實踐。其目的是為了避免危險生物因子造成實驗室人員暴露、向實驗室外擴散并導致危害。
生物實驗室的安全防護
規(guī)范實驗室設備、建筑結構布局和安全制度是保障實驗室安全的關鍵。國際上,根據實驗室內被操作對象的潛在危害性和實驗室的防護水平,將生物實驗室分為一至四級,危害程度不同的生物因子須在相應防護要求下的生物安全實驗室中進行實驗操作。
生物實驗室的安全防護
醫(yī)學檢驗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現狀
醫(yī)學檢驗微生物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現狀
臨床標本能獲得足夠的標本信息,對疾病的實驗室準確診斷非常重要,也能夠對臨床標本進行危險度評估分級工作,這是生物安全保障的基本要求。但是在病人的疾病明確診斷以前,醫(yī)生及實驗室工作人員很難確定其生物危險度級別,難以用確切的生物安全防范級別對其實施生物安全防范。因此,醫(yī)學檢驗實驗室工作人員有可能處于危險的職業(yè)暴露之中。
生物安全保障的設備不足。醫(yī)學檢驗實驗室的許多實際工作面臨氣溶膠的污染,如離心、吸取樣本、分析樣本混均等,大量的臨床標本造成生物安全柜配備相對不足,使這些操作未能在生物安全柜中進行。實驗室的空調,換氣設備常常難以滿足生物安全保障的要求。
實驗過程中實驗室人員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淡薄,檢驗人員對于清潔工作并不是太過重視,實驗室設備用過之后不進行消毒,為許多細菌提供了生存環(huán)境。還有些檢驗人員不注重實驗室的清潔,通風,消毒等處理。
生物實驗室的安全防護
醫(yī)學檢驗實驗室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
加強自我保護和實驗室防護教育
進入實驗室檢驗人員必須穿戴防護服,必要時戴口罩,呼吸保護裝置。實驗結束,清理、消毒操作臺和實驗室,必須帶手套,嚴格按照生物安全防護要求操作。
加強醫(yī)學檢驗實驗室清潔與消毒管理
檢驗儀器的正常運行是保證實驗的前提,同時也是生物安全的重要保障。微生物、免疫學實驗室主要有培養(yǎng)箱、試劑冷藏箱、低溫冰箱、高壓滅菌鍋、酶標儀、洗板機、冷凍離心機、恒溫干燥箱等儀器設備,實驗室的設備必須有專業(yè)人員保管,每臺儀器必須有運行記錄、保養(yǎng)記錄、冰箱溫度日登記,尤其是儲存菌種的冰箱,除保證溫度的恒定外,還須上鎖,從而保證菌種安全管理。
實驗室清潔消毒要符合生物安全要求,遵循先消毒后清潔的原則。醫(yī)學檢驗實驗室的消毒主要是對實驗操作臺,各種儀器要進行徹底消毒:每次實驗前、后均要進行消毒。每周進行1次徹底消毒,消毒方法多采取液體消毒外,還要用些外線燈對桌面及室內空氣進行消毒處理,嚴格按生物安全進行消毒,保證實驗室的生物安全。
加強實驗室廢棄物處理的管理,主要有微生物實驗室的廢棄物及病原菌,不能視為生活垃圾處理。免疫試驗室所用的陽性血清標本也要用一定比例消毒液進行浸泡后進行處理,保證無污染為目的。
選擇和使用高水平消毒劑
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大多屬于滅菌劑、高效消毒劑,對細菌繁殖體及芽孢、真菌、病毒等一切微生物具有廣譜而高效的殺滅作用,毒性較低,對環(huán)境污染小,是一類安全綠色環(huán)保型消毒劑。
諾福過氧化氫消毒液,擁有高殺滅效果的同時、膠質銀離子的加入提高了過氧化氫的穩(wěn)定性,是一款無殘留,低腐蝕性的環(huán)保型消毒劑。為降低消毒劑使用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干擾,提高使用安全性,配套比林科漢全自動干霧化過氧化氫消毒機可以達到良好的實驗室終末消毒效果。
更多產品咨詢:李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