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羊肚菌?羊肚菌種植過程中對土壤的要求和水肥管理
羊肚菌是一種食藥兩用的真菌,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多種維生素以及二十多種氨基酸。羊肚菌的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與冬蟲夏菜的功能相同,是一種不含激素,無任何副作用的天然滋補品。隨著人們對飲食的要求越來越高,羊肚菌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那么羊肚菌應該在什么時間種植呢?羊肚菌一般是在農歷的十月下旬到農歷十一月中旬的時候開始種植,這段時間的溫度比較適合菌絲的生長。那么羊肚菌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多少呢?羊肚菌喜歡生活在10度以上,20度以下的比較涼爽的土壤溫度中,在選擇土壤的時候還要選擇相對肥沃的土壤,因為羊肚菌的種植方法是像種小麥一樣,直接撒在土壤里面,所以要求土壤肥力均勻而且比較肥沃。種植羊肚菌可以使用益富源菌菇益生寶,可以降解土壤中的粗纖維,降解成易倍吸收利用的營養(yǎng)物質,如蛋白酶、葡萄糖、氨基酸。
羊肚菌屬于低溫型的菌種,土壤溫度達到10到20度時比較適合菌絲體的生長,人工種植羊肚菌的時候一定要選擇肥沃、透氣性好而且比較容易保濕的土壤。另外羊肚菌對土壤的酸堿度也有要求,種植前期需要根據土壤的干濕度和酸堿度來撒生石灰來調節(jié)酸堿度。生石灰有兩個作用,一個作用是調節(jié)土壤的酸堿度,還有一個作用是生石灰吸水產生高溫,對土壤進行一次徹底的殺菌。撒生石灰的時候應該注意用量,一般一畝地30斤到40斤就夠了。土壤的PH值在6.5-7.5,中性或者微堿性的土壤有利于羊肚菌的生長。生石灰不僅可以調節(jié)土壤的酸堿度,還能對土壤進行消毒。
為了避免羊肚菌受澇害而造成損失,在栽培的時候要采用畦作的方式進行栽培。起壟的高度在10-15公分,寬是50-60公分寬,這樣起壟一方面便于澆水,另一方面是便于我們采摘。如果畦面超過80公分,這時候人采摘的過程中就會造成一些困難。采用畦作的方式種植羊肚菌,不僅便于農民朋友采摘,還有利于排水防澇。在種植菌種時,一定要把菌種掰成顆粒,均勻的灑在畦面上。菌種撒好以后,要用起壟時挖掘出來的土將種子覆蓋上。蓋土的原因一方面是防止把種子曬干,另一方面還有利于種子在土壤下面生長。蓋土不宜過厚,不能超過1公分,如果蓋土太厚,會阻擋菌種呼吸。
羊肚菌對濕度有一定要求,它生長時所需要的水分需要從土壤和空氣中獲取,所以播種以后一定要及時澆水。澆水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壟上面一般不能澆水,澆水的時候需要順著壟溝灌滿就可以了。如果澆水澆到壟面上,就容易把菌床的表面糊死,反而不利于菌絲的生長。羊肚菌是一種喜陰涼的菌種,羊肚菌菌絲的生長并不需要太強的光線,微弱的散射光有利于羊肚菌子實體的生長和發(fā)育,所以澆水以后要及時蓋上黑色的薄膜等待菌霜的出現。澆水的時候每畝地可以加入益富源菌菇益生寶,這個時候灌入益富源菌菇益生寶,可以提高土壤的透氣性和保水性,預防板結,有利于羊肚菌出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