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優(yōu)質質量為白色固體結晶粉未,味臭;極易溶于水。
異丙肌苷(Isoprinosine)是由肌苷和二甲胺基異丙醇-對乙酰胺基苯甲酸鹽以1:3左右比例合成的藥物。1988年在日本上市,先后陸續(xù)在美國,意大利等國上市。20多年來,國內外對其藥理進行了大量而深入的研究,其應用范圍不斷擴大。
[藥理作用] 本品為一種抗病毒藥,除由于其直接的抗病毒作用外,也與其免疫增強作用相關,主要是增強細胞免疫功能。此外,其可增強有比分裂因子所致的增殖,增加抗體的生成,并增加淋巴激活因子的生成。
一、抗病毒作用
異丙肌苷主要通過間接提高宿主免疫功能起抗病毒作用,但不能排除某些直接作用。在病毒感染期間T淋巴細胞功能有所降低,異丙肌苷能使免疫抑制狀態(tài)得到恢復,在感染細胞內抑制病毒RNA的合成,此外能增強干擾素的作用。在細胞培養(yǎng)中能抑制DNA病毒(單純皰疹病毒、腺病毒、牛痘病毒),RNA病毒(鼻病毒、甲型及乙型流感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的繁殖。
二、免疫調節(jié)功能
1. 多項研究表明,異丙肌苷的抗病毒、抗腫瘤作用是基于其免疫調節(jié)功能。異丙肌苷對靜止的淋巴細胞無作用,但可以增強有絲分裂原、抗原、淋巴因子等觸發(fā)的免疫反應,促進T淋巴細胞的分化和增殖,是T細胞分化的誘導和有絲分裂原所致淋巴細胞分化反應的協(xié)同劑。同時,異丙肌苷還可通過對巨噬細胞和TH細胞的作用促進B淋巴細胞的分化,促進抗體產(chǎn)生。在環(huán)磷酰胺所致免疫缺陷的動物體內,異丙肌苷有促進淋巴細胞分化增殖的作用。Jachobsen等認為異丙肌苷通過增強單核細胞對淋巴細胞的刺激作用而提高其對分裂原等的反應,而Binderup等則認為這種作用是直接作用,不需要單核細胞的介導;Pasino等發(fā)現(xiàn)即使是先給藥再與分裂原共同培養(yǎng)也會出現(xiàn)淋巴細胞反應性的提高,并認為異丙肌苷的內部成分可以引起細胞內環(huán)核苷酸,可能是cGMP的水平的升高而發(fā)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