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念
超短波療法:應用波長1-10m(頻率30-300MHz)的高頻電場作用于人體以治療疾病的方法稱為超短波療法。常用的工作頻率40.68MHz、50MHz,操作方便,性能穩(wěn)定。
2、作用原理和治療作用
通過電容電極輸出能量,將患部置于電極之間,在高頻電場的作用下,使病變部位的分子和離子在其平行位置振動,并互相摩擦而產(chǎn)生熱效應。這種熱效應使患部的表層和深層組織均勻受熱,能增強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環(huán),調節(jié)內分泌,加強組織機體的新陳代謝,降低感覺神經(jīng)的興奮性,從而達到抑菌、消炎、止痛、解痙,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修復,增強機體免疫力的治療目的。
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
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超短波電場很敏感,小劑量降低神經(jīng)興奮性,中小劑量作用于頭部可出現(xiàn)嗜睡等中樞神經(jīng)抑制現(xiàn)象,故有鎮(zhèn)靜作用。大劑量可導致顱內壓增加。
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作用
小劑量的超短波作用于人體,可引起毛細血管擴張。有利于改善血管和組織器官的營養(yǎng)代謝。
對腎臟的作用
超短波作用于健康人腎區(qū),有利尿作用。增大作用劑量則利尿作用也增強,這是由于超高頻電場直接作用于腎臟,使腎血管擴張,增加腎血流的結果。臨床上對急性腎炎有較好的療效。大劑量超短波治療急性腎衰,可取得顯著的利尿作用。
對炎癥過程的影響
對急性炎癥有顯著效果。(比如臨床上常見的急性闌尾炎、胰腺炎、新生兒肺炎等等)
3、超短波的適應癥
內 科:急慢性支氣管炎、肺炎、支氣管哮喘、胸膜炎、胃腸炎、結腸炎、胰腺炎、消化性潰瘍。
兒 科:肺炎、支氣管炎、急性淋巴炎、腮腺炎、免疫功能低下。
傳染科:腎衰和出血熱的患者。
外 科:前列腺炎、術后切口感染、頸椎病、肩周炎、 腰及骨關節(jié)韌帶扭挫拉傷、風濕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脈管炎。
皮膚科:皮膚潰瘍、皮炎、過敏性皮炎、褥瘡、帶狀皰疹。
婦 科:盆腔炎、附件炎、卵巢囊腫、子宮發(fā)育不良。
神經(jīng)科:末梢神經(jīng)炎、周圍神經(jīng)炎、面神經(jīng)炎、三叉神經(jīng)痛、肋間神經(jīng)痛、坐骨神經(jīng)痛、神經(jīng)麻痹。
康復科:軟組織肌肉損傷、挫傷、擠壓傷,各種韌帶拉傷、斷裂等。
五官科:化膿性副鼻竇炎、中耳炎等五官各部位的急性或亞急性疾病。
介入科:靜脈血栓
4、超短波的禁忌癥
惡性腫瘤、局部金屬異物、顱內壓增高、青光眼、妊娠。
超短波慎用于結締組織增生性疾病,如:瘢痕增生、軟組織粘連、內臟粘連等,以免刺激基地組織增生。
有出血及出血傾向,局部嚴重水腫,活動性肺結核,嚴重心臟病和植入心臟起搏器的患者。
5、超短波的操作程序
第一步:接通電源,治療儀預熱2-3min。
第二步:囑咐患者取下身上的金屬異物、手機等物品。
第三步:將電極板放到治療部位,囑咐患者盡量保持姿勢,并告知患者治療的作用。(兩條輸出電纜應相互平行而遠離,不交叉互搭,不得打圈)
第四步:選擇好治療模式,一鍵液晶觸控啟動輸出治療。
第五步:治療結束,取下患者治療部位的電極板,放回機器上電極板專屬存放處,囑患者帶回自己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