鑄鋼件在鑄造廠制作生產完成后進場驗收時,其外部質量(粗糙度、表面清理、幾何尺寸)、理化性能(化學成分分析、拉伸、沖擊)、無損檢測(射線、磁粉及超聲波)均要求鑄造廠出具檢測報告或合格證書,而對于鑄鋼件重量的檢驗,當為實行首件制的做法上,即在第一個或類似型號按圖紙驗收合格的基礎上先進行稱重計量,對于后續(xù)鑄鋼件,基本不再進行,這樣對于整個鋼結構其他鑄鋼件的重量是否達標就難以把握。
設計單位對鑄鋼件在設計圖紙中基本會明確牌號、熱處理方法等,對于尺寸公差等級及重量公差等級要求容易忽視。承包單位自身一般不具備鑄件的生產條件,多數(shù)委托專業(yè)鑄造廠進行生產,對于鑄鋼件的深化設計,承包單位在建模及結構分析上也會存在短板,可能將有些部分的鑄鋼件深化設計一并交由鑄造廠進行,這樣承包單位可能存在鑄造廠鑄鋼件深化的基礎上被增加重量,這對于鑄鋼件的重量把控又提升了一個難度。建設單位及監(jiān)理除在駐廠監(jiān)造過程中能對首件鑄鋼件進行重量檢驗,后續(xù)鑄鋼件的重量抽查就沒有規(guī)范依據(jù),工作推進有一定的難度。在工程計量時,沒有專業(yè)的軟件配合,造成外型復雜內腔不規(guī)則的鑄鋼件難以計算出準確的重量之情況,對現(xiàn)場鑄鋼件重量審核和造價控制造成了很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