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時期(1911—1949) 辛亥革命推翻了滿清專制王朝,建立了中華民國,原先的大清郵政也改為中華郵政。當時新郵票尚未印刷,因此中華民國最早的郵票是在原先的前清蟠龍郵票上加蓋“臨時中立”或“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字樣。孫中山后對此提出抗議,最終原先加蓋“臨時中立”和“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字樣的郵票停止發(fā)售。1912年3月起陸續(xù)發(fā)行了兩套清代倫敦無水印蟠龍郵票加蓋“中華民國”字樣。
1911年10月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取得成功,由于中華民國的正式郵票來不及印制,就將倫敦版蟠龍無水印郵票加蓋“臨時中立”字樣使用,共加蓋了15種。1912年1月30日僅在福州出售了3分、1元、2元和5元4種面值郵票出售數量有限,其中3分6000枚,1元票、2元票各96枚,5元票280枚。其余11種均未出售,因加蓋“臨時中立”郵票,加蓋文字含義不清,既未蓋掉“大清郵政”,又未加上“中華民國”字樣,形成了不倫不類的“大清郵政臨時中立”。遭到了社會各界的反對,被停止發(fā)行。于是又在橫蓋的“臨時中立”郵票上直行加蓋了“中華民國”四個字,與“臨時中立”成十字形,加蓋字分紅和黑兩種,形成“中華民國臨時中立”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