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在主反應器中電解的過程,一般可產(chǎn)生四種效應,即電解氧化、電解還原、電解絮凝和電解氣浮。
(1)氧化作用
電解過程中的氧化作用分直接氧化和間接氧化。直接氧化,即污染物直接在陽極失去電子而發(fā)生氧化。間接氧化,利用溶液中的電極電勢較低的陰離子,例如OH—、Cl—在陽極失去電子生成新的較強的氧化劑的活性物質(zhì)Cl2等,利用這些活性物質(zhì)使污染物失去電子,起氧化分解作用,以降低原液中的BOD5、CODcr、NH3-N等。
(2)還原作用
電解過程中的還原作用分直接氧化和間接氧化。直接還原,即污染物直接在陰極上得到電子而發(fā)生還原作用。間接還原,即污染物中的陽離于首先在陰極得到電于,使得電解質(zhì)中高價或低價金屬陽離于在陰極上得到電子直接被還原為低價陽離子或金屬沉淀。
(3)凝聚作用
可溶性陽極例如鐵、鋁等陽極,通以直流電后,陽極失去電子后,形成金屬陽離子Fe2+、Al3+,與溶液中的OH-生成金屬氫氧化物膠體絮凝劑,吸附能力極強,將廢水中的污染物質(zhì)吸附共沉而去除。
202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