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解反應器又叫微電解罐體、微電解塔等,是一種將微電解工藝工程化的污水處理設備,是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新型污水處理設備。該設備主要應用于醫(yī)藥及其中間體廢水處理、農藥及其中間體廢水處理、石油化工廢水處理、印染廢水處理等各種工業(yè)廢水的處理項目中,是處理高濃、難降解廢水的理想設備。
微電解反應器利用填充在罐體內的鐵碳填料,可以極大的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高效去除廢水色度,同時還能還原和去除重金屬。我公司的微電解反應器,通過自己專利的底部布水、布氣系統(tǒng)和填料支撐系統(tǒng),完美解決了罐體內填料的填裝和廢水“短流”問題。
微電解最基本的原理是利用金屬腐蝕原理用鐵屑和碳粒構成原電池對廢水進行處理,微電場作用使帶電膠粒脫穩(wěn)聚集而沉降,并且生成Fe2+和新生態(tài)[H]與廢水中許多組分發(fā)生還原作用,破壞有機污染物的發(fā)色或助色基團而使廢水脫色,同時改變有機物機構和特性,使有機物斷鏈、開環(huán),從而提高廢水可生化性。 電極反應方程式如下: 陽極(Fe):Fe → Fe2+ + 2e E0= -0.44V 酸性充氧條件:O2 + 4H+ + 4e → 2H2O E0(O2)=1.23V 由電極反應可以看出,在酸性充氧條件下,陰陽兩極的電位差(1.67V)。
在充氧狀態(tài)下,Fe2+和Fe3+在pH為7~8時螯合平衡被打破,形成的Fe(OH)3極度不穩(wěn)定進而發(fā)生水解轉而形成具有膠粘性的絡合劑(屬于絮凝劑中混凝劑的一種),從而起到絮凝作用,進一步降低污水中的SS和CODcr的作用,同時進一步的降低污水出水的色度。
Fe2+和Fe3+在pH為7~8時螯合平衡被打破 即絮體的產生,或者絮凝作用的發(fā)生,是在后續(xù)中和之后發(fā)生的,在微電解反應過程中無絮凝作用,因此不用擔心絮體堵塞填料。
設備安裝調試說明:
1、將設備吊裝至砌好的混凝土基座上,調整設備朝向使各管路便于連接。
2、按工藝流程連接微電解反應器各個管路,對照管徑及設備圖紙檢查布水布氣管路是否正確連接。
3、啟動提升泵,將微電解反應器水位打至罐體容積1/2處,再向罐體中加入微電解填料。
4、填料添加完成后,啟動水泵、風機及酸加藥裝置,保證進水pH值在3左右,即可正常運行。
設備使用注意事項:
1、控制實際進水流量不高于設計進水流量,保證廢水在反應器中的停留時間符合設計要求。
2、需保證進水SS值在200mg/L以下,防止不溶性固體物在反應器中堆積,堵塞填料。
3、需保證進水pH值在3左右,微電解填料分解有機污染物需在酸性條件下進行。
4、需保證充足曝氣量(氣水比為5:1),微電解反應需要充氧條件下,同時保證廢水能與填料充分接觸,帶出水中填料脫落的粉末,防止填料脫落的粉末堆積在填料層間隙中。
5、投加填料前必須先進水,防止填料直接投加砸壞承托層和底部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