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王菩薩,又地藏菩薩、大愿地藏王菩薩、等,是佛教中一位深具慈悲與救渡精神的大菩薩,與觀音、文殊、普賢并稱為四大菩薩。其梵名為乞叉底鹐沙(Ksitigarbha),因“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而得名。在漢傳佛教中,地藏王菩薩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大誓愿而廣受信徒尊敬與信仰。
其形象通常為僧侶模樣,頭戴毗盧帽,手持寶珠或錫杖,這象征著他的智慧與慈悲。他常常與諦聽——一只形似獅子的神獸一同出現(xiàn),諦聽能聽辨世間萬物之聲,協(xié)助地藏王菩薩洞察六道輪回中的一切。
關(guān)于地藏王菩薩的傳說眾多,其中最為人熟知的是其前身金喬覺的故事。相傳金喬覺是新羅國(今韓國)的王子,因見世間眾生受苦無量,心生悲憫,于是舍棄王位,出家修行,尋求救度眾生的道路。他曾立誓:“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其愿力之深重,感動了釋迦牟尼佛,親自為他授記,未來定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地藏王菩薩的道場位于中國的九華山,這里被視為地藏王菩薩的化身之地。相傳唐代時,新羅國的金喬覺曾在此山修行,圓寂后肉身不壞,被視為地藏王菩薩的化身。地藏王菩薩的慈悲與救渡精神,不僅體現(xiàn)在其宏大的誓愿上,更體現(xiàn)在其無盡的教化與救贖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