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版人民幣自1948年12月1日至1953年12月陸續(xù)發(fā)行,共有12種面額62種版別。其中1元券2種、5元券4種、10元券4種、20元券7種、50元券7種、100元券10種、200元券5種、500元券6種、1000元券6種、5000元券5種、10000券4種、50000元券2種。
一版人民幣于1955年5月10日起停止流通
中國人民銀行于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莊成立,同日開始發(fā)行統(tǒng)一的人民幣。至1951年底,人民幣成為中國合法貨幣,在除臺灣、西藏以外的全國范圍流通(西藏地區(qū)自1957年7月15日起正式流通使用人民幣)。
第二套人民幣紙幣共有11種不同的面值,15種不同的版別。第二套人民幣紙幣的流通時間約10年左右,53年版,從55年3月1日發(fā)行,約在64年開始銀行只收不付;56年版,約在62年發(fā)行,在70年代回收。
第三套人民幣是中國人民銀行于1962年4月15日開始發(fā)行的。
整套共27張,共包括:1分、2分、5分各1張、1角藍(lán)字2羅馬、1角藍(lán)字3羅馬、1角紅字2羅馬、1角紅字3羅馬、1角紅字凹凸2羅馬、1角紅字凹凸3羅馬、無水印2角平版2羅馬、無水印平版2角三羅馬、無水印2角凹凸3羅馬、5角凹版五角星水印、5角平版五角星水印、5角平版無水印、1元空心五角星古幣混合水印(三冠字七號碼)、1元五角星水印(三冠字七號碼)、1元五角星水印(二冠字八號碼)、2元空心五角星古幣混合水印、2元五角星水印、5元2羅馬五角星水印、5元3羅馬五角星水印、10元2羅馬五角星水印、10元3羅馬五角星水印。三枚珍品:棗紅一角1張(紅一毛)、背綠一角1張、背綠水印一角1張。
第三套人民幣自1962年發(fā)行至2000年退出使用。
第四套人民幣從1987年4月27日開始發(fā)行,至1997年4月1日止,共發(fā)行9種面額,14種票券。
其中1角券1種,2角券1種,5角券1種,1元券3種(1980、1990、1996),2元券2種(1980、1990),5元券1種; 10元券1種,50元券2種(1980.1990),100元券2種(1980、1990)。
第四套人民幣小全套包含了12張紙幣,其中包括9張第四套人民幣和3張贈送的分幣,總面值為168.88元。第四套人民幣大全套收錄了第四套人民幣的所有14個券別,一共包含14張紙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