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螺栓連接在鋼結構工程中具有承載力高、抗震性能好等優(yōu)點,但其質量直接關系到結構安全。以下從檢測內容、檢測方法、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等方面,提供全面、實用的檢測指南。
一、檢測內容與標準依據
外觀與尺寸檢查
螺栓表面:檢查是否存在裂紋、銹蝕、毛刺、螺紋損傷(不超過1/3牙)等缺陷。
標識核查:核對螺栓批次號、性能等級(如10.9級)是否與質量證明文件一致。
尺寸精度:檢測螺栓直徑、螺紋長度、螺紋間距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力學性能檢測
扭矩系數試驗:通過軸力計測量螺栓在施加扭矩時的預拉力,計算扭矩系數平均值及標準差,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
預拉力復驗:對大六角頭螺栓,需通過軸力計或應變片復驗預拉力,確保其達到設計值的90%~110%。
抗滑移系數試驗:制備與工程實際摩擦面處理工藝一致的試件,通過拉力試驗機施加拉力,計算抗滑移系數,要求≥設計值。
連接副緊固質量檢測
終擰扭矩檢查:采用“扭矩法”時,抽檢比例不低于10%,允許偏差±10%。
轉角法驗證:對扭剪型螺栓,檢查梅花頭是否擰斷,未擰斷者需補測終擰扭矩。
施工過程檢測
螺栓孔加工精度:螺栓孔不應采用氣割擴孔,擴孔后的孔徑不應超過1.2倍螺栓直徑。
連接摩擦面檢查:確保摩擦面干燥、整潔,無飛邊、毛刺、焊接飛濺物、焊疤、氧化鐵皮、污垢等。
二、檢測方法與工具
扭矩檢測
工具:使用扭矩扳手、液壓扳手等設備,需定期校準。
操作:在終擰1小時后、24小時內完成扭矩檢查,抽檢比例為每個節(jié)點螺栓連接副數量的10%,且不少于1個連接副。
預拉力檢測
工具:采用軸力計或應變片進行測量。
操作:對大六角頭螺栓,需在施加扭矩時同步監(jiān)測預拉力,確保其符合設計要求。
抗滑移系數檢測
工具:使用拉力試驗機進行加載測試。
操作:試件制備需與工程實際摩擦面處理工藝一致,每組3個,試件板厚與工程一致。
三、常見問題與應對措施
扭矩值超差
原因:螺栓加工誤差、表面處理不當、工具精度不足。
對策:校準扭矩扳手,優(yōu)化螺栓加工工藝,采用“扭矩-轉角”雙控法。
抗滑移系數不足
原因:摩擦面銹蝕、油污、噴砂不均。
對策:加強摩擦面清理,按規(guī)范進行噴砂處理,復驗時采用與工程同批次的試件。
螺栓漏擰或欠擰
原因:施工管理疏漏、標識不清。
對策:實行“一人一機”責任制,采用“畫線法”標記終擰狀態(tài),輔以超聲波檢測抽查。
預拉力松弛
原因:螺栓超擰、應力松弛、溫度變化。
對策:控制終擰扭矩,對超擰螺栓及時更換,高溫環(huán)境下采用耐候性螺栓。
四、檢測注意事項
檢測前準備
資料核查:核對設計圖紙、螺栓規(guī)格型號、質量證明文件等,確保材料符合設計要求。
設備校準:使用扭矩扳手、軸力計、超聲波探傷儀等設備前,需進行校準或檢定,確保數據準確。
人員培訓:檢測人員需持證上崗,熟悉檢測標準(如GB 50205、JGJ 82)及操作規(guī)范。
檢測后處理
數據記錄:詳細記錄檢測數據,包括扭矩值、預拉力值、抗滑移系數等。
問題整改:對檢測中發(fā)現的問題,需及時整改并復驗,確保連接質量符合要求。
五、檢測標準與規(guī)范
GB 50205-2020《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JGJ 82-2011《鋼結構高強度螺栓連接技術規(guī)程》
GB/T 1231-2006《鋼結構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大六角螺母、墊圈技術條件》
GB/T 3632-2008《鋼結構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