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猛烈侵襲后,屋面往往成為“重災區(qū)”,各類損害暗藏其中,嚴重威脅建筑安全與居住體驗。因此,及時、全面的排查與專業(yè)、有效的修復工作刻不容緩。
屋面損害排查要點
防水層檢查:防水層是屋面抵御雨水滲透的第一道防線。仔細查看是否有裂縫、氣泡、起皮或剝落現(xiàn)象。重點檢查屋面接縫處、陰陽角以及與女兒墻、管道等交接部位,這些地方容易出現(xiàn)防水層破損。
瓦片或板材狀況:對于瓦片屋面,檢查瓦片是否有破碎、移位、松動或缺失情況。金屬板材屋面則要留意板材是否有變形、銹蝕、穿孔等問題,連接部位的螺栓、鉚釘是否松動。
排水系統(tǒng)評估:排水系統(tǒng)不暢會導致屋面積水,加重屋面負擔。檢查排水口是否被雜物堵塞,排水管道是否有破裂、變形或堵塞,確保雨水能夠順利排出。
結構損傷探測:觀察屋面結構是否有裂縫、變形或下沉跡象?赏ㄟ^專業(yè)儀器檢測結構承載能力,判斷是否存在安全隱患。
安全修復操作指南
防水層修復:對于輕微破損的防水層,可使用防水涂料進行局部修補。先將破損部位清理干凈,涂刷底漆,再分層涂刷防水涂料,確保涂層厚度均勻、無遺漏。若防水層老化嚴重或破損面積較大,需鏟除原有防水層,重新鋪設新的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
瓦片或板材更換:將破損的瓦片或板材小心拆除,清理基層。選用與原材質、規(guī)格相同的新瓦片或板材進行安裝,確保安裝牢固、縫隙均勻。對于金屬板材,還需做好防腐處理。
排水系統(tǒng)疏通與改造:清理排水口和排水管道內(nèi)的雜物,可使用專業(yè)疏通工具或高壓水槍。若排水管道存在破損或排水不暢問題,需進行修復或更換。必要時,可調(diào)整排水坡度或增加排水口數(shù)量,提高排水效率。
結構加固處理:若發(fā)現(xiàn)屋面結構存在損傷,應及時進行加固處理。可采用增加支撐、粘貼碳纖維布或鋼板等方法,增強結構的承載能力和穩(wěn)定性。
后續(xù)維護建議
定期檢查:建立定期檢查制度,每年至少對屋面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特別是在雨季來臨前,要重點檢查防水性能和排水系統(tǒng)。
及時清理:及時清理屋面上的雜物和積水,防止雜物堆積和積水對屋面造成損害。
避免重壓:避免在屋面上堆放重物或進行大型施工活動,以免對屋面結構造成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