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豌豆(如毛葉苕子、光葉苕子等)作為綠肥草籽,其秋播時間需根據(jù)氣候條件和種植目的合理安排。以下是具體建議:
1. 適宜播種時間
北方地區(qū)(黃淮及以北):8月下旬至9月中旬
確保土壤溫度在15~20℃(播種后40~50天越冬前需長至10~15cm高,增強抗寒性)。
過早易受高溫干旱影響,過晚則幼苗弱易凍害。
南方地區(qū)(長江流域及以南):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冬季溫和地區(qū)可延至11月初,利用冬前積溫促進(jìn)扎根。
2. 關(guān)鍵考慮因素
氣候匹配:
北方需在霜凍前30~40天完成播種,南方可靈活調(diào)整。
干旱地區(qū)播后需保墑,多雨區(qū)注意排水防爛種。
土壤要求:
選擇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pH 6.0~7.5為宜。播前翻耕整地,清除雜草。
3. 播種技術(shù)要點
種子處理:硬實種子需溫水浸泡24小時或機械擦傷種皮,提高發(fā)芽率。
播種量:單播3~4公斤/畝,混播(如與黑麥草)可減至1.5~2公斤/畝。
播種方式:條播(行距20~30cm)或撒播,覆土2~3cm,鎮(zhèn)壓保水。
4. 田間管理
越冬保護(hù):北方可覆蓋秸稈防凍,南方注意清溝防漬。
春季利用:盛花期翻壓(約次年4~5月),此時生物量且氮含量高。
5. 區(qū)域示例
東北:8月中下旬(早霜前);
華北:9月上中旬;
四川盆地:10月中下旬;
華南:10~11月(作冬季綠肥)。
提示:具體時間需結(jié)合當(dāng)?shù)貧庀箢A(yù)報調(diào)整,初次種植建議小面積試驗。野豌豆耐寒性強( 15℃短期可存活),但幼苗期需足夠生長量以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