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寺大鍋軍人行軍時用以做飯的炊具
這口巨型鐵鍋,傳說是曹操下江南,赤壁兵敗后留下來的。故又稱曹操行軍鍋。由于鍋很厚、很大,民間流傳"三天不滾(水不開)、三天不冷"之說。
公元 208年,曹操為消滅劉備、孫權(quán)兩大軍事集團,親自率領(lǐng)大軍83萬,進駐荊州城至烏林一線。這些軍隊,除了劉表的降卒為南方人以外,大多是北方人。在大米為主食的地區(qū)作戰(zhàn),就地籌糧,炊具很不適應(yīng)。于是,曹操接受謀士的建議,鑄造大鐵鍋,一鍋飯就可供百十號人吃,省去了小鍋小灶的許多麻煩。曹操十分高興,滿以為掃平孫劉,勝券在握。
赤壁一戰(zhàn),曹軍大敗。曹操僅帶20余騎逃出,在華容道被關(guān)羽堵截。關(guān)羽為報曹操知遇之恩,冒著違抗軍令之罪私放了曹操,但曹軍的武器、輜重卻被繳獲。后來,劉備占據(jù)荊州城,關(guān)羽就把曹操的軍鍋作為戰(zhàn)利品,放在護國寺,此寺被毀后,當?shù)嘏d建承天寺,又把這口大鐵鍋搬進寺內(nèi),作為香爐?箲(zhàn)期間,日軍拆毀承天寺(今承天娛樂城一帶),這口大鐵鍋幸免砸破,建國后為博物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