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焦油是一種通過煤炭業(yè)生產出來的衍生物,是現在使用燃料的其中一種,目前國內的生產加工線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相比較于發(fā)達國家在工藝和設備上還有一定差距。
國內煤焦油加工裝置的裝備水平、自控水平較低。主要原因是過多考慮項目投資額,為節(jié)省投資不愿購入高水平裝備。高溫運轉設備、耐腐蝕材質、高溫高粘度介質的檢測儀表等均不能找到合適的國內生產廠家,而引進國外先進的設備,后續(xù)的維修水平又跟不上。
另外一個值得關注的動向是,國內出現了煤焦油加工裝置盲目建設的趨勢。
首先,切忌盲目新建煤焦油加工設施。我國現有的加工能力尚且開工不足,加上新建、擬建的新設施,焦油加工能力已經產生過剩隱憂。由于與焦油加工“唇齒相依”的焦炭業(yè)不景氣,許多焦化工虧損關門,導致焦油產量減少。
能力過,F象已經給焦油加工投資和產業(yè)發(fā)展拉響了警報,意向投資者務必慎重決策,分析研究市場。政府及有關部門則應加強規(guī)劃管理等方面的調控,避免焦油加工業(yè)重蹈焦炭產能過剩、身陷嚴冬的“覆轍”。
其次,煤焦油加工項目建設要講求規(guī)模效應,不斷延伸產業(yè)鏈。李元獅認為,由于焦油中許多高附加值的產品含量少,如果規(guī)模太小則無法提取更多產品,也不具備經濟性,因此亟待擴大加工能力。
第三,投資者須做好市場調研,慎重考慮投資收益率。要對原料、產品、運輸等多方面因素進行詳盡市場調研,做到項目原料來源有保證,產品市場前景看好,運輸成本經濟,投資產出比合理。同時,煤焦油加工項目屬于高污染行業(yè)、;袠I(yè),須建設相應的環(huán)保和安全設施。
第四,注重煤焦油加工技術的開發(fā),加大深加工產品和精細化工產品的開發(fā)投入。國內外焦油加工工藝需要解決的主要難題是如何提高煤焦油各單組的分離效率,如何提高所得產品的純度以及如何改善配套的生產工藝,盡可能多地提取更多有價值的組分,延伸加工產業(yè)鏈,提高資源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