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紋涵管材料抵抗局部變形,特別是塑性變形、壓痕或劃痕的能力稱為硬度。波紋涵管硬度值的物理意義隨其試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工程上常用的波紋涵管有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紋涵管布氏硬度布氏硬度試驗是用一定的載荷F,將直徑為D的淬火鋼球或硬質(zhì)合金球,在一定壓力作用下,壓人被測材料的表面保持一定的時間后卸去載荷,以載荷與壓痕表面積的比值作為布氏硬度值,用HBS或HBW表示,如180HBS、250HBW等,其單位為kgf/mm2,但一般都不標出。由于F和D都是定值,所以一般是先測得壓痕直徑d,根據(jù)d查表確定材料的布氏硬度值。布氏硬度值越大,材料越硬。
由下向上順次拼裝。軸向搭接寬度為121mm,搭接部分上板覆蓋下板,圓周向連接采用階梯形,即上面兩塊板的連接疊縫與下面兩塊板的疊縫錯位,連接孔對正后,用涂上潤滑劑的螺栓,套上墊圈(遇谷用凸墊,遇峰用凹墊,不得裝反)由內(nèi)向外插入孔位,用套筒扳手預緊螺母。兩側(cè)波紋管對稱安裝。管涵全部拼裝完成,用定扭氣動扳手,按預緊力扭矩340N.m±70N.m緊固所有螺栓,依次序,不得遺漏,緊固后底螺栓用紅漆標示。所有螺栓(包括縱向和環(huán)向接縫)應在回填之前擰緊,保證波紋的重疊部分緊密的嵌套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