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韻WKGZ鋼結構抗震球形鋼支座性能
橋梁支座是連接橋梁上部結構和下部結構的重要結構部件,位于橋梁和墊石之間,它能將橋梁上部結構承受的荷載和變形(位移和轉角)可靠地傳遞給橋梁下部結構,是橋梁的重要傳力裝置。有固定支座和活動支座兩種。橋梁工程常用的支座形式包括:油毛氈或平板支座、板式橡膠支座、球型支座、鋼支座和特殊支座等。
球型支座主要技術性能:
1、支座反力(豎向承載力)分為15級:1500KN,2000KN,2500KN、3000KN、4000KN、5000KN、6000KN、7000KN、8000KN、9000KN、10000KN、12500KN、1500KN、17500KN和20000KN。
2、支座軒角分為0.02、0.04、0.06rad.
3、支座位移量:活動支座(雙向和單向)位移分5級:±50、±100、±150、±200和±250mm,雙向活動支座的橫向位移為±40mm。
4、支座承受的水務是:單向活動支座(DX)橫橋向承受水平力及固定支座(GD)承受水平力為支座反力的10%。
支座施工鋼網(wǎng)架平面安裝:
1)放球:將己驗收的焊接球,按規(guī)格、編號放入安裝節(jié)點內同時應將球調整好受力方向與位置。一般將球水平中心線的環(huán)形焊縫置于赤道方向。有肋的一邊在下弦球的上半:
2)放置桿件:將備好的桿件,按規(guī)定的規(guī)格布置鋼管桿件放置桿件前,應檢查桿件的規(guī)格、尺寸,以及坡口、焊縫間隙將桿件放置在二個球之間,調整間隙,點固。
3)平面網(wǎng)架的拼裝應從中心線開始,逐步向四周展開,先組成封閉四方網(wǎng)格,控制好尺寸后,再拼四周網(wǎng)格,不斷擴大。注意應控制累積誤差,一般網(wǎng)格以負公差為宜。
4)平面網(wǎng)架焊接,焊接前應編制好焊接工藝和網(wǎng)接順序,防止平面網(wǎng)架變形。
5)平面網(wǎng)架焊接應按焊接工藝規(guī)定,從鋼管下側中心線左邊20—30mm處引弧,向右焊接,逐步完成仰焊、主焊\爬坡焊、平焊等焊接位置。
6)球管焊接應采用斜鋸齒形運條手法進行焊接,防止咬肉。
7)焊接運條到圓管上側中心線后,繼續(xù)向前焊20-30mm處收弧。
8)焊接完成半圓后,重新從鋼管下側中心線右邊20-30mm處反向起弧,向左焊接,與上述工藝相同,到頂部中心線后繼續(xù)向前焊接,填滿弧坑,焊縫搭接平穩(wěn),以保證焊縫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