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粗骨料、水泥、摻合料和各種添加劑,有時使用細骨料,由于透水混凝土的制備過程和性能要求較普通混凝土嚴格,可調的范圍小,所以對原材料的指標要求較普通的混凝土高。
2.2.1骨料
用于透水混凝土的骨料主要為粗骨料,有時可使用少量細骨料。粗骨料以單位級和間斷級配為宜,大粒徑一般不超過25mm,這樣既保證所要求的貫通孔隙率,又不會導致混凝土內孔隙的孔徑過大。
骨料中的粉塵、黏土和泥塊應盡量少,含泥量和泥塊含量都應小于0.5%,針片狀顆粒小于10%;由于透水混凝土的破壞多發(fā)生于骨料的直接破壞,用于制備強度較高的透水混凝土的粗骨料的壓碎指標宜小于15%。
粗骨料分為連續(xù)級配、間斷級配和單粒級,它們的堆積空隙狀態(tài)如圖2.2-1所示。從透水性來看,單粒級和間斷級配優(yōu)于連續(xù)級配,從力學性能來看,后者優(yōu)于前者,在實際應用中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一般多選用單粒級和單斷級配,很少選用連續(xù)級配,所選骨料的堆積空隙率一般要在35%~45%。在適當的工藝的配比下,連續(xù)級配的骨料仍可制備出滿足工程要求的透水混凝土,而且一般采用連續(xù)級配骨料制備的透水混凝土強度和體積穩(wěn)定性較高。
透水鋪裝的概念城市建設在創(chuàng)造人類生活空間的同時也改變著大自然原有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城市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原有的天然植被不斷被建筑物及非透水性硬化地面所取代從而改變了自然土壤植被及下墊層的天然可滲透屬性,城市硬化地面占整個城市區(qū)域面積相當的比例,因而,其生態(tài)效益的好壞對于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選擇生態(tài)效益良好的硬化地面鋪裝是改善城市廣場及市區(qū)生態(tài)及物理環(huán)境的重要方面。傳統(tǒng)的城市道路、廣場的硬化地面設計主要關注其耐久性等技術性能指標及視覺美觀方面的要求,因而大量的使用非透水性鋪裝作為鋪裝結構。但是非透水性鋪裝存在明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缺陷,生態(tài)效益偏低。與非透水性鋪裝相比,透水性鋪裝很好地體現了與環(huán)境共生的理念。它在營造好的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發(fā)揮城市綠化、水體及鋪裝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綜合效益,是改善城 市人居環(huán)境的重要途徑。透水鋪裝是一種新興的城市鋪裝型式,通過采用大空隙結構層或排水滲透設施使雨水能夠通過鋪裝結構就地下滲,從而達到消除地表徑流、雨水還原地下等目的。因其具有涵養(yǎng)水分、改善人居環(huán)境和提高交通安全舒適性等功能而具有良好的發(fā)展前景。
彩色強固透水混凝土強固劑,膠結劑(透水砼關鍵技術核心材料之一)
從經濟、透水性能和美觀三方面考慮,彩色透水混凝土一般須做成復合型,以較為經濟的“基準大孔透水混凝土”為基層,而裝飾型透水面層則做成彩色的,這時便需要采用譽臻“彩色強固透水砼強固劑”,該強固劑將極大地提高透水混凝土強固,并賦予其良好的施工和易性,是透水混凝土地面工程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之一。
劑態(tài)包裝,按譽臻提供的添加量和工藝進行添加,無機金屬氧化物色料確保色彩自然永固。
最方便的攤鋪過程,確保產品性能完全的一致性顏料預混方式,確保成品無色差、不返堿,賦予透水砼拌合物良好的施工性能,可根據地方材料特性和工程條件進行調整
彩色透水混凝土路面是一種新型的路面美化技術,為了確保施工的正常進行,正式施工前需要先對路面進行基面清理
1.地面有裂痕或缺陷,都會影響施工的效果,因此,我們鋪設彩色透水混凝土之前,需要先將較大的坑洞修補好。
2.清理路面的油積、油污和其它污染物,可以使用適當的清潔劑,然后用水沖刷。
3.用熱壓縮空氣機將路面吹干,保持路面完全干燥。
4.若對基面的硬度要求較高,則需要對基面進行噴砂或銑刨處理,然后稍微打磨;若對基面的強度要求較差,只需要用磨砂機磨砂即可。
5.在施工范圍內用牛皮紙、膠帶或木條封邊,然后度量施工面積,計算樹脂用量。
我們鋪設彩色透水混凝土前,應先按照上述步驟對路面做基面處理,確保路面平整、干浄、干燥、無雜物,適合施工。
強度是反應透水混凝土施工效果的一個重要指標,混凝土強度高了才能有較大的承載抗壓能力,使用時才不會輕易出現破損,因此,我們施工前應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本品的強度。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下面幾點:
1.減小粗骨料粒徑:骨料粒徑越小,比表面積越大,所形成的結構骨架單位體積內骨料顆粒之間的接觸點數量越多,膠結面積越大,從而提高透水混凝土的整體強度。
2.摻入礦物細摻料和高效減水劑:由于包裹骨料的水泥漿層較薄,水泥凝膠體與骨料之間的過渡區(qū)所占比重較大,而水泥硬化體內部含有較多的毛細孔和微裂縫,因此水泥凝膠體的強度及膠結能力較低,向水泥漿中摻入少量的礦物細摻料,同時使用高效減水劑使其分散,填充于水泥凝膠體的毛細孔和微裂縫中,可達到提高膠結強度的目的。
3.采用有機增強劑:改善表層強度作為路面材料,通常要求表層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平整度,按常規(guī)方法配制的透水性混凝土,水泥凝膠體與骨料顆粒之間的膠結強度較低,處于表層的骨料顆粒很容易脫落,而使道路表面凹凸不平,采用有機增強劑,利用其微填充、阻裂和提高粘結力的作用,可大大改善骨料與水泥凝膠體之間界面的性質,從而提高混凝土表層的力學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