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chǎn)品概述
20世紀60年代初,美國學者Geller和Seifter根據(jù)Estes在40年代有關懲罰的研究工作設計了基于對動物對獎賞物質渴望和懲罰刺激的害怕從而產(chǎn)生的矛盾沖突的用于抗焦慮藥物的評價的Geller-Seifter程序,實驗中,通過在給予饑餓大鼠(提前禁食)食物獎賞的同時給予一定的懲罰,抑制這種獎賞的獲得,從而使大鼠產(chǎn)生矛盾沖突狀態(tài),給與抗焦慮藥物可相應改變這種矛盾沖突狀態(tài)。后期不少學者紛紛對Geller-Seifter 程序進行改進后,形成了Geller-Seifter沖突實驗,用于條件反射焦慮行為檢測。
無論是Geller-Seifter經(jīng)典程序還是其改進程序,都記錄大鼠分別在非懲罰 (VI) 期和懲罰 (FR) 期的壓桿率,前者用來檢測藥物非特異性效應,如鎮(zhèn)靜或興奮效應,后者反映動物焦慮情緒的變化?菇箲]劑選擇性增加懲罰期反應,呈陽性結果,而非抗焦慮劑如抗精神病藥、興奮劑等均呈陰性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