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shù)核心與工作流程:
發(fā)送罐(核心設備): 這是一個壓力容器,物料在其中被加壓。
進料階段: 發(fā)送罐與大氣連通,物料通過重力或喂料器裝入罐內(nèi),頂部排氣閥打開。
加壓階段: 進料閥和排氣閥關(guān)閉,壓縮空氣(通常來自工廠空壓站或?qū)S每諌簷C)通過流化裝置(多孔板或流化棒)或直接充入罐內(nèi),使罐內(nèi)壓力升高至設定值,物料被流化或充氣。
輸送階段: 出口閥打開,壓縮空氣(輸送氣)持續(xù)注入罐內(nèi)(通常位于頂部或特定位置),推動流化狀態(tài)的物料進入輸送管道。物料以高濃度、低速度的“栓流”或“沙丘流”形式前進。
輸送管道: 物料在管道中以低速、高濃度狀態(tài)移動。彎頭設計需更耐磨,管道材質(zhì)要求更高(如陶瓷內(nèi)襯、耐磨合金)。
接收倉: 物料到達目的地倉頂,通過分離器(常為容積式分離器,利用速度降低和重力沉降)實現(xiàn)氣固分離。壓縮空氣經(jīng)排氣過濾器凈化后排空或回收。
控制系統(tǒng): 精確控制發(fā)送罐各閥門的開關(guān)順序、各階段壓力和時間參數(shù),確保輸送穩(wěn)定可靠。通常采用PLC控制。
極低的物料破碎與降解: 低速輸送顯著降低物料顆粒間的碰撞以及與管壁的沖擊力,保護易碎顆粒(如塑料顆粒、催化劑、片狀物料)的完整性。
極低的管道磨損: 低速和(在栓流模式下)物料對管壁的保護作用(物料栓本身充當了“耐磨層”),大幅延長管道壽命,特別適合輸送石英砂、礦粉、金屬粉末等高磨蝕性物料。
高輸送效率與長距離能力: 高固氣比意味著更少的空氣輸送更多的物料,單位能耗(噸物料·公里)通常低于稀相。系統(tǒng)壓力高(可達數(shù)巴甚至更高),可實現(xiàn)數(shù)百米乃至上千米的輸送距離。
適合高密度物料: 強大的推送力能有效輸送鐵合金粉、水泥等堆積密度大的物料。
更優(yōu)的分離效果: 進入接收倉的物料濃度高、速度低,分離更簡單高效,對后端除塵器壓力小。
更低的排氣處理負荷: 所需空氣量遠小于稀相,排氣過濾器的尺寸和負荷更小。
防爆安全性提升(特定設計): 低速度、低氧濃度(高固氣比)環(huán)境降低了粉塵爆炸風險。
塑料行業(yè):PVC、PET、工程塑料等易碎或高價值顆粒的輸送。
化工行業(yè):催化劑(對活性組分完整性要求高)、氧化鋁、鈦白粉、金屬粉末、顆粒狀化肥。
建材行業(yè):水泥熟料(從窯尾到水泥磨)、礦渣微粉、石英砂。
鑄造行業(yè):鑄造用砂(新砂、再生砂)、型砂添加劑。
食品行業(yè):結(jié)塊敏感的糖粒、可可豆粒、速溶咖啡顆粒。
電力行業(yè):飛灰(長距離、大容量)。
礦業(yè):精礦粉、尾礦粉。
物料特性:堆積密度、粒度、脆性、磨蝕性、透氣性、粘性、濕度。
輸送能力 (噸/小時)。
輸送距離與提升高度(總當量長度)。
所需系統(tǒng)工作壓力。
空氣消耗量與品質(zhì)要求(壓力、露點、油分)。
發(fā)送罐類型與容積(單罐、雙罐、多泵?)。
物料在管道中的流動模式預測(栓流、沙丘流、密相流化)。
耐磨要求(管道、彎頭材質(zhì))。